古話說:「千寒易除,一濕難去。 濕性黏濁,如油入面。 ”
濕氣之所以這麼難纏,就是因為它不分季節,不分體質,不分男女,不會自愈,隨時趁虛而入,而“十人九濕”也是這個原因。
濕氣是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六種病邪之一,是中醫最重要的一個常識。濕就是身體的垃圾,是粘滯的髒東西,體內有垃圾,必然會影響身體的健康。濕有兩種,一個是自然界的濕邪,例如多雨的氣候和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(外濕); 關注公眾號:灸道傳承百科,另一個是人體的氣機運行過慢過緩,形成了壅滯而產生的濕邪(內濕)。
如果一個人身體內的濕氣太重就會導致濕邪進入到關節部位,身體內留有寒氣,會導致寒濕在關節部位相遇形成濕寒,損傷關節部位的健康,長時間下去就會形成四肢僵硬的現象,嚴重的還會影響到正常的活動。濕氣重的人糞便很難成形,還會粘連在馬桶上,想要用水沖乾淨也是非常困難的。這種癥狀多數是由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引起的,經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會導致寒氣入侵到身體內,出現大便粘連的現象。
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,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,如果這裡不通暢,濕氣排不出去,可能會導致關節炎、腰痛等疾病的發生。所以平時可以按揉此穴位,每次撥動或者敲打不少於49下。曲池穴:位於肘橫紋外側端,屈肘,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,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於此。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(或者肩周炎)、高血壓、蕁麻疹、流行性感冒、扁桃體炎等。 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分鐘左右,以感覺到酸脹為宜。薏米,在中藥裡稱「薏苡仁」,《神農本草經》將其列為上品。 它可以治濕痹,利腸胃,消水腫,健脾益胃,久服輕身益氣。赤小豆,可以補心養血,古籍裡記載它“久服令人瘦”,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。 關注公眾號:灸道傳承百科,也有明顯的利水、消腫、健脾胃之功效。這兩味葯可以起到養血、祛濕的作用。 不僅如此,薏米紅豆粥還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,既能減肥,又不傷身體。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不要吃傷脾胃的食物。 喜歡吃甜食的人也需要注意,因為“甜膩化濕”。中醫認為生冷食物、冰品或涼性蔬果,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,不宜無限量食用。 如生菜沙拉、西瓜、大白菜、苦瓜等,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、薑,降低蔬菜寒涼性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