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古代劑量:甘草(二兩,炙),干薑(一兩半),附子(一枚,生用,去皮,破八片)。
3.煎服法:右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溫再服,強人可大附子一枚,干薑三兩。 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溫再服。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,干薑三兩(現代用法:久煎,分兩次溫服)第29條 傷寒脈浮,自汗出,小便數,心煩,微惡寒,腳攣急,反與桂枝湯,欲攻其表,此誤也,得之便厥。 咽中乾,煩燥,吐逆者,作甘草乾薑湯與之,以復其陽。 若厥愈、足溫者,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,其腳即伸。 若胃氣不和,譏語者,少與調胃承氣湯。 若重發汗,復加燒針者,四逆湯主之。
第225條 脈浮而遲,表熱里寒,下利清谷者,四逆湯主之。
第353條 大汗出,熱不去,內拘急,四肢疼,又下利,厥逆而惡寒者,四逆湯主之。第388條 吐利汗出,發熱惡寒,四肢拘急,手足厥冷者,四逆湯主之。
87336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