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脾胃論》里有一句話叫“脾胃虛則九竅不通”。 脾作為後天之本,是主運化水濕的,主升清陽。
水谷化生的精微之氣被脾升舉到上焦,滋養心肺,並由肺布施到頭面官竅,清陽之氣滋養官竅,九竅就通利,耳聰目明。 所以,脾胃虛弱者往往耳鳴眼花。
現在,介紹給大家一個古方,專門健脾護胃。 這個方子名為「仙術湯」,據《天平惠民和劑局方》記載此方“能癖瘟疫,除寒濕,溫脾胃”。
組成:蒼術160克、大棗40克、干薑10克、炒杏仁20克、 炙甘草48克,研成細末,用淡鹽湯服下,一次3克,一天兩次。
此方為什麼能除寒濕、溫脾胃呢? 我們來看具體藥物組成。
在古時候,白術和蒼術不分彼此,統一被稱為“術”,到了宋代時期才真正分開。
白術藥效平和,長於健脾,蒼術藥效燥烈,長於燥濕。 雖然蒼術既能補脾,又能祛寒濕,可以更快的把脾的濕邪去掉,另外,因為它走竄,擅長把筋骨、皮表的風濕驅逐出去,所以可以燥濕化痰、可以祛風濕、解表。
炙甘草和大棗是張仲景藥方中常用的兩味藥,甘草可以直接補脾,補充脾胃的津液氣血,張仲景補脾最喜歡用甘草。
甘草味甘性溫,還可以甘溫除熱,炙甘草味甘入脾,能補脾胃之氣,還有調和諸藥的功效,可以將這些藥擰成一股繩,使勁兒往一處使。
杏仁能夠祛痰止咳平喘,作為種子類的藥物,首先能夠降氣,杏仁味道較苦,苦也能降氣,杏仁入肺經,可以使上逆的肺氣下降,從而止咳平喘。
第一:杏仁的降泄作用有助於説明胃氣下降,杏仁質地比較油潤,還有潤腸的作用,能夠通便。
第二: 從五行相生關係來看,脾屬土,肺屬金,土生金,脾為肺之母,如果脾胃虛弱也會累及肺臟,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儲痰之器,很多脾胃虛弱的人,痰濕過剩引起咳嗽,所以加入杏仁可以使咳嗽標本兼治。
鹽鹹寒收澀,入胃腎大小腸經。 鹽入腎經,還能清熱引火下行,加強先天之本與後天之本的聯絡溝通,調和臟腑。
整個方子,以調理脾胃為主,同時兼顧肺臟的調理,同時加強先天之本與後天之本的溝通,共同發揮“闢瘟疫,除寒濕,溫脾胃”的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