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來,長壽,被嚮往; 養生,被推崇; 百歲,被期望。 但有不少人卻過分地追求長壽,走進了誤區,反而忽略了生命里真正的價值。
哪個活法最長壽? 電視廣播,報刊網络,街談巷議,道聽途說...... 聽來聽去,越聽越迷茫。 別人的活法,只能欣賞不能照搬,跟風的模仿,邯鄲學步,適得其反。天下哪有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? 況且,生命的價值並不在於活了多少歲,而在於有生之年中,我們是否真正懂得並提升了生命的品質。人過40歲以後,尤其是五六十歲的人群,身體在生理指標與正常值失之偏頗時,助長了過度講究健康的傾向。以一台汽車為例,出廠指標與堪用指標一定是不等同的。如果拿出廠標準檢查我們家家戶戶的在用汽車,恐怕全都是不合格的,但我們不是每天都開得好好的嗎?有的人血糖稍高一點,血壓稍高一點,只要相對穩定,一點問題也沒有。現在流行的理念是“以健康為中心”,這種提法值得商榷。 人生在世,應該以快樂開心為目標,健康只是條件,不是目的。如果以健康為中心,甚至以健康為目的,這也不能吃,那也不能喝,一天到晚抱著個血壓計、血糖儀(我確實見到過每天三餐,餐前餐后測六次血糖的朋友),這哪裡是人生? 哪有幸福? 充其量是戰戰兢兢地苟活著。近日網上流行一句話:你要過日子,不要讓日子過你。 是否也可以用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