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)魂與肝:
一般認為,耳朵的聽覺、眼睛的視覺、皮膚的冷熱痛癢等這些我們與生俱來的、本能性的、較低級的感覺功能為魄。 中醫認為,肺主氣,助心行血,主全身皮毛,氣血充足,布散全身,則感覺功能正常。(4)意與脾:意有“思考、思慮、意念、靈感”的意思。 中醫認為脾在情志主管“思”,只有思考了才會有意念、靈感的產生。 脾為消化系統的主管,後天之本,是產生氣血的基礎。 只有脾胃消化功能好,氣血化腎就充足,腦才有足夠的氣血供養,思維才清楚。 如果脾胃虛衰,氣血生成不足,腦失營養,則“意”不靈。
志,指的是記憶力及意志力。 腦是一切情志活動的解剖基礎,在動物進化的過程中,隨著腦容量的增大,變得越來越聰明。 中醫認為,腦髓的充盈取決於腎精的多少。 腎主藏精,腎精可以化生腦髓,腎精充盛則腦髓充盈,腎精虧虛則髓海不足。 我們在慢慢變老的過程中,隨著腎精的減少,大腦逐漸萎縮,記憶力也會逐漸下降,大不如前。 所以,補益腎精、填補腦髓也是治療腦病的重要方法。總之,中醫認為,五臟是一個系統的整體,人的神志活動魂神意魄志分屬於五臟,但以心為主導。 腦的功能與心息息相關,但又與五臟有關。 對於精神意識思維情志活動異常的病證,決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心與腦的病變,而應從五臟論治。
87336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