顏色過白過紅都不好,太紅說明淤血多,靜脈不好,淤紫說明靜脈迴流不好。
若腳心熱,則可能是陰虛內熱,應多吃一些綠豆、冬瓜、瘦肉等甘涼滋潤之品,少吃羊肉、韭菜、辣椒等溫燥之品。如果腳部溫度不高不低,能夠自行進行體溫調節,外面冷的時候,腳是熱乎的,外面熱的時候,腳也還是那個溫度,就說明腳部血液迴圈非常好。相反,天一冷腳就冰涼,天一熱腳老出汗就說明腳部血液迴圈不是很好。所以,長壽之人的腳底溫度應該和雙手是一樣的,溫熱適中,不涼不火。建議大家可以通過用腳趾抓地等舉措來鍛煉腳趾,強身健體,達到長壽的目的。
-
取站立或坐姿,雙腳緊貼地面,與肩同寬,腳趾以抓地、放鬆相結合的方式,交替刺激經絡。
-
練習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,然後反覆將腳趾往上扳或往下扳,同時按摩腳趾,可刺激腳部穴位,強身健體。
平時多泡泡腳也可以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。 中醫認為,熱水洗腳,勝吃補藥。 每天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。另外,在溫熱的水裡加點中草藥,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的同時,可以使藥效被皮膚吸收作用於人體,達到良好的保健作用。中醫認為,腳與人體的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都有極為密切的關聯。 光在足底就有136個穴位反射區,分別對應人體的五臟六腑各個器官。尤其在冬天,雙腳互打更是不可缺少,因為“百病從寒起,寒從腳下生”。 有很多老人通過雙腳互打后,發現比熱水泡腳還要實惠有效。人的筋之根就在腳部,治病要治根,養生也要調根,因此只拉身體的筋,而不把腳部的筋拉開,是治標不治本!把腳部的筋拉軟,不僅能夠變得強壯,延年益壽,而且還能夠改善人不好的脾氣。
所以最好操作,同時又比較方便的就是搓揉腳板底的腳筋。腳面有個凹陷,一般的情況根本刺激不到,這也就是為什麼泡腳效果好(因為熱水可以刺激凹陷的地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