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精神不佳、虛弱
不吃晚飯會產生饑餓感,容易讓人心情不愉悅,這樣的狀態持續久了,就會讓人體力不支、精神不振。
腦工作的主要動力來源於脂肪,它能刺激大腦,加速大腦處理資訊的能力,增強短期與長期記憶。
過度節食者體內脂肪攝入量和存貯量不足,機體營養匱乏,這種營養缺乏使腦細胞受損嚴重,將直接影響記憶力,變得越來越健忘了。如果人們攝入過少的鐵元素,會使得身體血紅素的含量較低,進而引發缺鐵性貧血。 鐵元素雖然也存在於部分蔬菜、水果中,但是豬血、鴨血等食物中含有的鐵元素更容易被身體吸收。脂肪也是減肥人士的大敵,若一味的拒絕攝取脂肪,則會導致維生素A、D、E、K等脂溶性維生素的不足。而這些維生素都是支撐免疫系統正常運轉的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,因而極易導致免疫力低下,從而引發各種問題。一般來說,我們有“早上吃好,中午吃飽,晚上吃少”的說法,這是營養學家強調的正確飲食方法,這主要是跟荷爾蒙的分泌量有關。
但晚餐時,胰島素的分泌量通常會大於升糖激素,晚餐吸收的熱量就很容易轉變成脂肪堆積了,並且血液中的大部分膽固醇是在肝臟內合成的,這個合成過程主要在夜間睡眠時完成。
87336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